瑜伽教学——身体间的透明沟通

2020-04-28 16:21:09

     

思考

梵音注册教练班(就业班)的课程学习,让我有了更大的内在空间,把视角转换到瑜伽教学上,去思考:怎样定义瑜伽老师?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瑜伽老师?一个好的瑜伽习练者一定是一个好的瑜伽老师吗?以及老师与学生在75分钟的课程中应该怎样能量连接?等很多相关的问题......


教培的课程

像一颗瑜伽的种子

播撒在每一个未来瑜伽老师的心里

在作为一名学生,学习教培课程的时候,我们更多是把瑜伽作为一种知识,作为一种身体的体验,去通过知识输入头脑,再经由身体把输入头脑的瑜伽知识转化为瑜伽运动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体验到更多的是自己与自己身体的连接,一次次更深入更精微地尝试着用呼吸,去连接和探索自己更深的内在,那些从未触及过的身体边界和心灵死角。

教培的课程,像一颗瑜伽的种子,播撒在每一个未来瑜伽老师的心里,帮助我们先成为一个专业的瑜伽习练者,让我们在瑜伽的练习中受益而不会受伤。持续不断的觉察身体,感受瑜伽、经验瑜伽。瑜伽逐渐成为滋养我们身体和心灵的通道,瑜伽已经不再是目的,用练习瑜伽的品质去生活,带着呼吸的觉察去享受每一个当下,才是瑜伽。

而注册教练班(就业班)的课程

更像是种子开花的过程

从一个瑜伽习练者转变为瑜伽分享者

而注册教练班(就业班)的课程,更像是种子开花的过程。从一个瑜伽习练者转变为瑜伽分享者,在这个转变里,有着深深的责任和臣服。丹丹老师在第一节课里,问了我们很多问题,例如:你在人生第一次走进瑜伽教室时,你希望的课程是什么样的?你期待的瑜伽老师是什么样的?

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五天,丹丹老师也仅仅是通过这样的方式,去唤醒或者说去种下了又一颗饱含着她信奉的“瑜伽老师精神”的种子。她提到,“想成为一个好的瑜伽老师,首先应该学会成为一个好的学生。”每一节练习课上,我都张开所有的感官和每一个毛孔去觉察,试着做一个好的学生去感受她。我能感受到她的临在和专注,她的洞察力和满满的爱。

无论何时何地,那种敏感度,精确度和能量同频的水平至高是非常惊人的。她不是在讲她已经烂熟于胸的口令要点,她是真正感受那一刻所有的发生,甚至她可能对同一个体式,不同学员选取不同的要点矫正,但却非常生动。她的语言是有能量的,有爱,有一种无形的触碰的能量,而我,恰好感受到了。

所以我理解到瑜伽会员课核心在于:这个教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。瑜伽老师与会员之间能量的连接和透明沟通是最重要的。丹丹老师说:要带着爱,每一个口令都来自当下,来自会员的身体......深以为然。

透明沟通是一种艺术

需要时间去真正内化成行为

透明沟通是一种艺术,需要时间去真正内化成行为。理解概念是很快的,但是要真正在自己身上实现,并能够熟练地地运用是需要时间的。我想,这是我下一步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刻意练习,敏锐觉察的关键。就如同做一个好的瑜伽习练者需要保持对自己身体的精微觉察,那么做一个好的瑜伽老师就需要保持对会员和现场精微的觉察。

Hatha瑜伽

就像一个白发耄耋的老人

充满智慧、平静深邃

每一个体式都仿佛是一个通往瑜伽哲学的小路

这次课程对于传统Hatha瑜伽,我也有了迭代性的认知。Hatha的深厚如同水的源头,现代纷繁复杂的瑜伽流派,如:内分泌瑜伽、寰宇瑜伽、暖宫瑜伽等等,都是从Hatha改编而来的。无非就是围绕一个或大或小的主题,不断变花样,变得有趣有噱头。

Hatha瑜伽,就像一个白发耄耋的老人,充满智慧、平静深邃,每一个体式都仿佛是一个通往瑜伽哲学的小路:从外在体式身体层面了解,从内在肌肉骨骼到能量层面的了解,从觉察呼吸念头到达控制心意的波动,从阿育吠陀到瑜伽经,当这个由外向内的路径我们都或多或少探索一些后,再把自己探索的真切感受,通过分享,外化出来,变成教学中一个个主题课程的编排,分享给更多热爱瑜伽,或者想通过瑜伽改变自己的人。

想到这里,我更加喜欢Hatha瑜伽了,看似简单却又是最难的。只有不断沉淀自己的内在,让自己在瑜伽的学习探索中,不断获得丰盛的内在体验,才能够带给他人瑜伽真正的丰盈与自由。


非常感恩梵音每一位老师,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瑜伽的正念,让我不断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,一点点回归质朴,回归瑜伽的根源。